• 财讯网
  • 主页 > 推荐 > 正文

    2020年,做对这件事,赚钱都是顺带的!

    2020-08-19 17:35:08  |  来源:  |  编辑:  |  

    不得不说,那些懂得投资理财的人,生活过得太爽了!

    朋友子安,从上班第一天起,就计划5年后买自己的第一套房。

    果不其然,去年她就在老家买了房。疫情期间丢了工作,还优哉游哉的过了2个月才找工作。

    另一个朋友辰冰,和公公婆婆一起住了6年,趁今年房价下降,她和老公商量后也入手了一套,她说:“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。”

    我抱怨:“因为你们工资高啊!”

    她们不以为然,其实她们只是拿着城市平均水平的工资,能买房是坚持投资理财给她们的底气。

    不仅如此,用投资赚的钱,买自己喜欢的衣服,买好一点的化妆品,都不像以前那么心疼了,女人的安全感要靠自己给。

    ▼辰冰说:生活里的很多问题都是从“缺钱”开始的

    尤其是子安,她说自己是独生女,万一爸妈生病住院,自己要是没有存款,借钱都没有地方借。

    钱生钱的速度不止要赶上钱贬值的速度,更要赶上父母变老的速度。并且自己经济独立后,爸妈也很少催婚了。

    世界首富巴菲特曾说:

    一生能够积累多少财富,不取决于你能够赚多少钱,而取决于你如何投资理财,钱找人胜过人找钱,要懂得钱为你工作,而不是你为钱工作。

    果然,“投资是一生一次的修行,谁也避免不了。

    说这句话的,是北大一位经济学教授。

    每年秋天他都雷打不动在北大举办一次公开课,听课的不止有北大的本科生,也有市场上的基金经理,还有50岁的菜市场阿姨。

    他的学生评价他:

    在北大,搞学术的没有他会投资,在金融市场,做投资的又没有他的学术造诣;

    他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洞察和穿透,有时甚至让人觉得恐怖。

    遇上这样的大人物,你一定要八卦下他的赚钱经历,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财富增值呢?!

    他从2015年为自己做家庭资产配置,年收益率从40%一路攀升;

    也是从这年起,他开始连续5年对经济形势进行预测,全部被证实。

    他梳理了适合买房的10大城市、地段,让不少人在楼市爆火的2015-2016年抓住机遇,解决了不少人的住房投资问题。

    一次深圳线下大课的问答环节,有一个大姐站起来,还没开口就泣不成声:

    “我们全家现在都能搬到深圳一起生活了,还赚了不少钱。我从来没想过,日子能这么快就好起来。”

    这种感动,让他不知所措,但更坚定了他为大众科普投资的初衷:柴米油盐酱醋茶,照顾好家人,才是真正的学问。

    他就是徐远,中国经济学名人圈子里的大人物。

    他是集宏观经济、投资于一体的“硬核学者”

    前世界银行行长等无数大佬力荐他的书

    但他只想让普通人多挣点钱

    说起徐远,在经济金融圈没有不认识他的,连圈外很多人都追着他的文章看。

    他的经济学著作是很多圈里人的床头书,前世界银行行长林毅夫、夸他的文字:所思鞭辟入里,读来发人深省。

    ▼徐远的经济学著作

    被罗振宇、汪丁丁力荐

    他说,其实这些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,自己学习研究了20多年,

    如何把这些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,讲给更多人、更多家庭听,帮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,在经济层面上,能过好这一生。

    早在求学时,他的学术启蒙恩师,就是被称为“中国宏观经济预测第一人”的宋国青教授。

    老先生对他的影响就很大:一个学者,一定要接触真实的世界,如果只在象牙塔靠理论说话,一定会走偏。

    于是自己成为导师后,他一边教学一边实践,从宏观经济、金融市场、投资实践上全面加深对投资的理解。

    这一积累,就是15年。

    因为他知道,经济增速每相差1个百分点,70年后收入就差一倍。对于千家万户而言,这是巨大的差别。

    所以自己必须足够专业,当他把对宏观经济的准确预判注入投资实战时,一切都变得神奇起来:

    从2015年起,他开始连续5年对经济形势进行预测,几乎没有失误。

    2018年,他敏锐的看到了国债期货的投资价值,第一时间发声:

    果不其然,一年后,国债期货已经按预测涨破了100,以100.79元收盘。

    他的一个铁粉读者,也在这次无风险投资机会中,投入翻了不止一倍。

    徐远说,这就是从宏观经济学视角做投资的妙处。

    所以,作为“掌握财富本质和源头”的少数人,他根本不想把投资说得那么复杂。

    大道至简。

    很多复杂的市场波动,看透本质了就很简单,赚钱只是顺手的事罢了

    在研究城市问题时,他看到关于留守儿童的文字,内心久久不能平静,他说:

    “城市不仅是钢筋水泥,车水马龙,更是千家万户真正的港湾,终极的归宿。”

    在他眼中,经济不是冷冰冰的数字,而是数字背后的每一个个体。所以本着对家人负责的态度,谁都有责任,在投资的世界里好好修行。

    作为北大知耿直学者,他圈粉无数

    15年不断为大众普及投资真知

    他的话浅白又深刻

    电影《教父》里有句经典名言:我用尽一生,学会了两个字:谨慎。女人和孩子可以粗心,但男人不能!

    这是徐远特别喜欢的一句话,但现代社会女性的责任也越来越大,对家庭投资来说,除了孩子,谁也不能粗心,因为一不小心,代价会很惨重。

    他常说:

    金融学科班出身的学生,只拿理论模型生搬硬套去投资,一定会赔钱;

    投资就是竞技场,在你知识边界以外投钱,很容易变成收割的韭菜,一言以蔽之,不懂就别投!

    投资是找到一个方式,能够稳健的挣钱。

    ……

    在看到一些“专家”的误导言辞时,他经常会有着急、坐不住的时候。

    中国14亿人,谁都离不开柴米油盐。但却只有极少人有机会去北大听课,在北大上MBA学费30万,EMBA差不多60万,很多人都上不起。

    于是这些年,他把更多的把时间,转向了大众投资科普。

    因此这些年,他笔耕不缀地为大众输出“真知”,光在《经济研究》等国际学术学术杂志论文就有40余篇。

    《第一财经》《新京报》等媒体,更是发表了近100多篇经济评论。

    并且每年秋天,他都会雷打不动的在北大进行一次公开课,听他课的,既有北大的本科生,也有市场上的基金经理,还有50岁的菜市场阿姨。

    300多人的大教室,经常被挤得满满当当,有个深圳阿姨,每年都要带新朋友来听。

    在他的投资课堂上,很少有金融公式、抽象模型。

    他特擅长的,就是用大白话,告诉你市场的本质,然后用无数真实的案例,让你切身体会赚钱的秘密。

    他说:霍金写《时间简史》从头到尾只有一个公式。而我想达到一个效果:

    只用2个小学数学程度的公式,就能让一个投资小白,在听完后能开始投资,并有机会获得一定的回报。

    今年3月,他把自己大半年的心血,默默在专栏上线,不到一个月,就引爆了6000+人的订阅。

    生动和深刻的讲述,具体落地的实操方案,让不少粉丝大为惊喜,经常在下面催更。

    有时候,一篇稿子多则被推翻9次,不断迭代,问他为什么要让自己那么累,他说,这是一个学者的本分罢了。

    更让我感动的是他的那句话:

    “一个教授培养出几个硕士、几个博士,他的贡献当然很大,但如果能帮几百万普通人少走弯路,这个贡献同样值得尊重。”

    财富要增值,自己先成长

    也许你去不了北大

    但你依然可以听到来自北大的《投资课》

    也许你也试过投资,但自己啃书本效率太低,有些根本看不懂,并且犯错成本也大,想要提升投资理财能力,连个方向都没有。

    其实投资并没那么难,门槛也并不高。

    哪怕每月只能结余500—1000元,就能开始投了。

    要知道,动动手指头,转到零钱通或其它货币基金,就有2.5%左右的收益;

    再动动手指头,建一个稳健的投资组合,就有可能得到6%左右的收益。

    如果你再积极一点,做一个积极进取一点的组合,每年达到12%的回报也不是不可能。这时你的钱,每年增值的速度就很可观了!!

    面对这样的财富增长,你还要把钱简单的存着贬值吗?

    这一次,我们也专门找到徐远,引进了这堂小白也能学的《徐远的投资课》

    除了从0到1能教你上手的,40节投资大课。

    我们更邀请徐远教授为各位读者加餐,策划了12个月的全年财富预测。

    每个月,我们都会根据新形势、新趋势、市场变化做详细分析,打造陪伴你一整年的变富计划。

    在他的课程里,不止能找到很多问题的答案,他还注重给你解决问题的思路。

    只听一讲,都足够值回票价!!!

    关键词:

    上一篇:上海市副市长、市公安局局长龚道安接受审查调查    下一篇:连“撩”两家上市公司 这家私募举牌凶猛为哪般?